近日,中美貿易戰成為了廣大人們關注的焦點,其對新能源鋰電材料的影響并不明顯。
2019年5月9日,美國政府宣布,自2019年5月10日起,對從中國進口的2000億美元清單商品加征的關稅稅率由10%提高到25%。美方上述措施導致中美經貿摩擦升級,違背中美雙方關于通過磋商解決貿易分歧的共識,損害雙方利益,不符合國際社會的期待。
對于美方發起的貿易戰,中國并未退卻。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于5月13日發布《關于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提高加征關稅稅率的公告》,公布了對原產于美國的5207個稅目進口商品加征關稅,這涉及自美進口貿易額約600億美元。其分4檔:有2493個稅目商品加征25%的關稅,有1078個稅目商品加征20%的關稅,有974個稅目商品加征10%的關稅,有662個稅目商品加征5%的關稅。自6月1日起對美部分進口商品提高加征關稅稅率。
據相關人員透露,此次中美貿易戰對于鋰電材料影響并不大。鈷方面,中國鈷原料冶煉及初級加工品出口地也主要集中在日韓,電鈷及鈷粉極少量出口至美國。鋰方面,海關數據顯示,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這期間的碳酸鋰出口總量為15941噸,而出口到美國的不到6%,而氫氧化鋰出口到美國占比不到1%。電池方面,國內電池出口量有限。整車方面,中日韓及歐洲等國家的新能源汽車發展進程名列前茅,美國的供應鏈體系中很少出現中國企業,因此美方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影響有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