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礦產資源的領導者,鎢及其鎢化合物廣泛地應用于礦山、冶金、機械、建筑、交通、電池、化工、輕工、紡織、軍工、航天、科技等領域中。而此篇文章主要介紹的是黃色氧化鎢顆粒在鋰離子電池中的運用。黃色氧化鎢物質添加到鋰電正極材料中,不但能緩解電池體積效應,還可以減少制造成本。
據了解,全球有數家的鋰電企業,如豐田、松下、三星、三菱、寶馬、大眾、現代等。其中,日本的豐田、本田、日產、松下等23家相關企業,計劃在2030年前后將每千瓦時電池組的成本降至鋰電池的約30%,并開發全固態鋰電池技術。
現在,中日韓三國已成為全球鋰電池領域的領軍者,中日兩國計劃到2030年將動力電池電芯能量密度提升到500Wh/kg。由于能量密度的局限,當前主流的三元電池安全問題也相對較為突出。北京大學新能源材料與技術實驗室主任其魯表示,無論從化學結構,還是從電池結構來講,鈷鎳錳材料都非常容易發熱,易起火、爆炸,然而以現有的技術,還未能解決該問題。
得益于黃色氧化鎢半導體材料的出現,人們再也不用擔心電池會出現能量不足與爆炸的問題了。科學家們主要將黃色氧化鎢顆粒應用于鋰電正極材料中,擴大存鋰空間,穩定電極結構,進而提高電池容量與安可靠性。
就電動汽車來說,電源適合選含有氧化鎢顆粒的電池。